澳门威斯尼斯人娱乐298(中国)官方网站

消费日报网 > 时尚生活 > 健康

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这份报告给出答案

时间:2023-03-02 09:43:55 来源:科技日报

 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?2月23日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举办2022版“心理健康蓝皮书”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(2021—2022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超过80%的成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,青年群体、低收入群体心理健康风险较高。

  为了解当前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参考建议,《报告》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,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人群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,探讨了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、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,并就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。

  《报告》显示,不同职业群体呈现各有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,其中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最高,无业/失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最低。工作、人际、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因素均对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。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较之以往显著上升。

  在此基础上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、《报告》副主编陈祉妍建议,未来我国要继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性,推动心理体检普遍开展,同时,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心理健康资源支持,加强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。

  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。《报告》对全国范围内超过3万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。结果发现,参加调查的青少年抑郁风险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。女生相对男生有更高的抑郁、孤独得分;总体上,抑郁、孤独、手机成瘾得分有随着年级增长而升高的趋势;住校、父母外出工作的青少年有更多抑郁、孤独、手机成瘾问题。

  《报告》发现,“双减”政策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,特别是非毕业年级学生的作业负担显著减少,有了更多的时间采取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,“双减”政策有助于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。

  (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


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.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。如转载,须注明“来源:消费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. 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消费日报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.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,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,会采取相应措施。
4.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、经由链接、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、信息或广告,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。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。
5.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,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,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。
6.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。
7. 联系邮箱:xfrbw218@163.com  电话:010-67637706

标签:
编辑: 张海垠
相关新闻